雙北市,尤其是台北市房價居高不下,已經成為民怨之首,也讓許多年輕人常慨歎一輩子買不起房子…等等,這類怨懟,近幾年來特別明顯。
然而,真的是這樣的嗎?
分享一個真實的例子,不是遠在被美化過的報章雜誌報導裡,而是近在我的身邊;發生在一位當兵同梯的好友身上,前幾天有機會網路跟他聊聊得知…
我朋友還小我一歲,68年次。
15年前應屆考進淡江大學企管系,當所有同學都還在流連夜店、撞球店、紅茶店瞎耗、虛度人生時,他大一下學期已經開始在打工,陸續換過早餐店、照相館助理到餐廳外場主管。當時,沒排班時,他還去批一些紀念品在淡水老街跟人湊攤販賣。生活開銷極簡的他,不買名牌包,騎一輛僅能代步的舊摩托車,每個月三餐、房租扣除完的錢存下來,在2000年,大四那年存到了35萬現金。
當時剛好瞥見學校外頭一間無電梯學生獨立套房要急售,屋主開價138萬,他殺到118萬,頭期款付掉35萬,剩下的用已經出社會的哥哥名字辦貸款買下。
每個月房客的租金拿來付銀行利息,當時選擇的是前三年免付本金寬限還息方式。大四畢業後,因為房租較便宜,物價也較北市低,他選擇在淡水工作,第一份工作是二手車業務,在紅樹林站附近;晚上及假日有空時,也繼續在老街那邊和朋友湊攤,貼補收入。
2003年,套房貸款寬限期屆滿前,他靠著2年半省吃儉用存下來的錢,付清餘款,接下來的房子就單純收租,是淨收入,也是零負債的正資產。
因個性關係好像特別容易幹業務,除了賣車,他又考取保險經紀人相關的一些證照,也加入南山人壽當起Free Lancer的保險經紀人。2006年,存到100萬現金,在台北市松江路、長春路口買下一間23年舊電梯大樓的套房,聽他說當時屋況及大樓外牆都維持的不差,單純就是舊了點…。權狀17.4坪,總價殺到365萬成交,自己買的也不需要多支付多餘的仲介費用,頭期款付了85萬,剩下15萬簡單裝潢。這間套房原本就已經有一位在台灣長駐的香港金融業上班族租住,一樣是辦理寬限房貸,所以租金抵利息完,每個月都還倒賺一些可以再多存。
2007年8月,28歲,考慮有結婚打算,也想重新規劃人生及一些資產,把淡水及松江路兩間套房一起賣掉;淡水那間賣196萬,松江路那間賣427萬,算是都小賺。
還掉銀行貸款280萬餘額,手頭上已經有343萬現金,這是這兩間房子帶給他的,不包含工作及業績帶來的報酬。
2008年,全球金融海嘯襲捲,房地產也跟著肅殺盤整,許多資金套在股匯市的投資人只好將房子廉售殺出,減輕貸款壓力外,順便換些現金。
這時候他已經累積兩間房子買賣經驗,加上平時認真用心在房地產相關議題上勤做功課,對於買什麼樣的房子及地段,已經非常有心得。
透過從事房屋仲介朋友得知民生社區有一戶18年的電梯大樓要賣,36坪,公設不高;開價1180萬,他利用屋缺現金的情況殺到1020萬成交,頭期款付260萬。
另外又在板橋文化路附近買進一間低總價的學生套房,租給致理商專學生,14坪無電梯公寓,225萬成交,頭期款付90萬。
後來的市道跟景況,大家也都知道,大台北房價一路上去不再回頭,根本沒有一些看衰的人口中講的什麼會泡沫、會腰斬、會重挫回來…什麼鬼的。
去年6/1奢侈稅上路前的三月左右,房價到頂峰,他覺得時間點差不多了,選擇一次將兩間房子一併出清。
民生社區那間1570萬成交,板橋文化路那間386萬成交,扣掉銀行貸款後,手上有了1061萬現金…這是人生中第三及第四間房帶給他的。
他後來去年結婚,回彰化老家開牛排館,實現年輕時候當打工族時,一直想要擁有一家餐廳的理想,現在已經開了2家分店,共3家。
大家以為他就不懂得享受?錯,只是先後差別,先苦後甘。現在開著一輛BMW 530房車,老婆也有一台車。
夫妻倆帶孩子一年出國三次旅遊,上一趟帶老婆到法國玩,光刷卡買東西就買了快50萬…
不是說買房子就一定適合每個人的狀況,也不是說一定就都非得買房不可!
而是以我朋友親身的經歷告訴我們,是「不為」也,不是「不能」也。
尤其是從那些愛買名牌包鞋、愛出國旅遊、愛砸錢跟流行換最新 的3C產品、愛比較在百貨公司週年慶花多少錢…的人口中,聽到可能一輩子都買不起房等等之類的話,格外令人諷刺。很多人胡亂花的錢,加起來都不只100萬…
背房貸就一定叫「屋奴」?我也不認同。
房子是不動產,如果將來有一天創業或要辦理移民,你就會知道「它」有多好用!
勤吸收相關資訊、下苦功做功課;買對地段,買對價格,不盲目追高,不輕言廉售;房子幫你賺錢都來不及,何來「奴」之有?
台灣的利率在全球除了中國外,真的是非常之低,想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,真的沒那麼難,不必跟著那些瞎起鬨、唯恐天下不亂的媒體報導亂起舞。
我自己身邊許多年齡相仿的朋友都不是靠爸、靠媽族;也都在雙北市買下了自己的房子,他們跟那些整天將買不起房子掛在嘴上的人最大差異,就是「決心」罷了!
留言列表